“远航2019”赴阿塞拜疆学生征文作品

发布者:外事处新闻发布发布时间:2021-06-11浏览次数:141

我从湖城来,欲往风城去

---2019暑假远航计划阿塞拜疆语言大学研学之旅

20170522 李国华

在遥远的里海沿岸,坐落着一座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千年古城,他是古高加索的贸易重镇,是如今赫赫有名的“石油之都”,他是从古波斯语中的“上帝之山”如今一带一路一颗璀璨明珠。这座城是阿塞拜疆首都“风城”巴库,也是开启我异域旅行的第一站。

可能对于国内大部分民众来说,阿塞拜疆是一个地图上都不知道在哪里的陌生国家。在网络上查找关于阿塞拜疆的材料,寥寥几句描述又为这个国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这更加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作为俄语专业生的我,之前也仅仅在课本上和一些视频上了解过关于阿塞拜疆这个国家。他们独特的“石油浴”,泥火山和巴库古城都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得益于学校的“2019远航计划”,我能够有机会去阿塞拜疆去实地探寻一番,去了解当地的文化,所我毫不犹豫的报了名参加这次活动。

全世界最温暖的机场

7.11一早同学们从湖州出发前往杭州萧山机场,经由广州、乌鲁木齐中转,辗转20多小时于巴库当地时间晚8点抵达阿塞拜疆“阿利耶夫”机场。尽管同学们早已疲惫不堪,可是降落之后,因为无法抑制心中怀揣着的激动与好奇,同学们就像打了强心针一样重新“营业”。但是让同学们更加惊喜的是,孔子学院李院长一行已经在机场外等了我们两个多小时了,李院长说:阿利耶夫机场被誉为世界上最温暖的机场,因为接机的人可以看着旅客从入关到安检到出门,我就是这样看着你们一个个孩子出来的!”诚然,旅途是让人疲惫的,而温暖的人心也是治愈疲惫的良方。

在从机场回到酒店的路上,李老师为大家讲解阿塞拜疆的国情历史,同学们望着窗外的巴库街景,比较着与中国的不同,畅想着未来几天会发生什么故事。我们的七天奇妙旅途开始了。


一出国就爱国

复旦大学教授张维为曾说“中国的年轻人,一出国就爱国”,当时听到这句话时还心生疑惑,但是当我们自己真正踏出国门时,才发现,“国”和“家”是我们中国人心中永不消散的炽热。

走在巴库的大街小巷,队伍的最前方永远高举着五星红旗,似乎在告诉所有当地居民我们来自中国。让人惊奇的是,无论我们到哪里,当地居民都会用中文对我们说“你好”。不由得感觉到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之快以及孔子学院在当地的巨大影响力。至今犹记有一晚同学们从里海边散步回酒店,行至途中,发现了一面高高飘扬着的五星红旗。“快看!这是中国大使馆!”队伍中有人喊道。顿时队伍里炸开了花,激动与欣喜此刻无法隐藏。在写有“中国人民共和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字样铜牌前,在高高飘扬着的五星红旗下,一群她的儿女唱着国歌,为她的繁荣富强流下热泪。内心的激动,油然而生的自豪在心中激荡翻越,最终汇成一句话。“我爱你,中国。”

奔跑吧,骄傲的中华少年们,光明的前途必将属于我们!


窒息又新奇的外教课

来了阿塞拜疆就不学俄语了?不可能的,都进去吧”陈老师如是说。我们在国内最怕的就是外教课,来这里可到好,全是外教课……同学们内心感觉无以言表。大家自己鼓励自己,不要怕,来了就是学口语的,不要怕,冲上去!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事,阿塞拜疆语言大学的老师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刻板,尽管授课老师是一个看上去很严厉的老大爷,可是他的课极具活力,将游戏和文化结合,两组对抗竞争学习,都极大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当讲到俄罗斯饮食文化时,俄语系的老师们精心准备了薄饼和蓝莓酱呈现给同学,虽然同学们语言上尚有欠缺,可是老师们也不会着急,会耐下心来引导我们大胆说出来句子。也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大家都纷纷张开了嘴努力表达,这也是出来研学的初衷。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俄语生”!

无与伦比的美丽

在出发前我没有很认真的在网络上查找关于巴库的信息,我更愿意自己用脚步去丈量这一方土地,一个个的去验证我对他的想象。幸运的是,之后七天精彩的见闻给了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得益于孔子学院老师们的精心策划,在巴库的七天每一天都见识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刚走出见证千年沧桑的少女塔,转眼便走进了繁花似锦的都市街道;在萧瑟苍凉的勒布斯坦聆听这千年发生的故事,尔后又行车在美丽辽阔的里海沿岸徜徉着未来;在地毯博物馆感叹这小小的地毯竟书写了一方历史,又遭遇泥火山上的大风提醒着你“风城”并非徒有虚名。

我生于中国北方,曾见过很多样子的中国,或端庄恢弘,或小桥流水,在巴库却是第一次细细品味这“异域风情”,但别有一番美景。正是不同的文明碰撞产生了差异,正是存在差异所以需要我们去作为桥梁沟通。


还是肯德基最好吃

要说这次旅途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哪些,吃饭这件事一定排进前三名,因为实在是太不习惯了。在巴库唯一让我们委屈的就是饮食了,谁让我们是被中国美食给惯大的。他们的肉丸和橄榄还有其他民族美食我都无福消受,再三尝试仍是以失败告终。一日三餐我都以大饼裹甜酱结束。孔子学院的老师们见此状带同学们去了巴库的肯德基。“真香!”巴掌一样的汉堡,两倍于国内的全家桶,这一顿肯德基算是好好告慰了我们的胃。阿塞拜疆菜留给我的阴影知道回国一顿火锅后在彻底治好。


有师也有友,温暖之旅

这次研学活动虽然只有短短八天,但这背后是老师们几个月来的精心筹备,在巴库的几天孔子学院的老师们和志愿者们都不辞辛苦全程陪同,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八天中,团队同学们大家都互帮互助,大家在一起游戏,欢声笑语,出了国我们更是一个温暖的集体。无论在巴库街头还是语言大学,大家举止行为都体现出了中国大学生的素养,展现出了我们的精气神。 这次旅途因为有他们更显温暖更显精彩。

在湖城已经两年有余,见惯了温柔缠绵的江南水乡,初次到访这豪迈壮阔的高加索“风城”有惊喜也有满足,但更多的是开心自己能够在这样一次次文化交流活动中丰富自己的阅历,开阔自己的视野。见过了世间不同美景,期冀自己也可以成为那思想独立之人。山高水长,后会有期,这次研学刚刚是一个起点,我们追寻外面世界的大门刚刚打开,愿日后我们能够更加饱满更加充实。


  

夏的拜访

20170522 赵敏惠

是拜访吧?”我在去往机场的大巴车上想着。没有透亮的天,为了赶飞机而早起的困倦,和止不住的期待——是拜访吧!

Chapter 1

坐在回国的飞机上,我细细想着前几天在巴库度过的日子,靠在不很舒服的椅背上翻看相册,我惊讶原来七天可以做这么多事,原来有些事还来不及说再见就被时间匆匆推到身后了。



Chapter 2

很多瞬间,我都庆幸自己当初决定参加这次交流活动,否则我会错过多少沧海遗珠呢?

巴库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价值。在巴库,历史和现代和谐地共存,你可以看到自然送给人类的瑰礼;摸到海风吹过的沙粒;听到来自新世界的语言。你会喜欢巴库,也不会只是喜欢它的温柔多情,还在于它将会在不知何时就把一个别样的宇宙摊开在你的眼前。

那我们就一起推开任意门,在新世界观里系上新的蝴蝶结吧。

Chapter3

77日晚上,飞机安全降落在巴库机场,手机上的时间跳为巴库时间,眼前的城市被黑夜包裹,但连片灯火和川流的车海却很是井然有序。一直以来我都坚持要看一座城市魅力与否,就一定要看它的夜够不够动人。那么巴库,你好呀,我来拜访啦!

78日一早,我们前往阿塞拜疆语言大学孔子学院,在那里,阿师生热情地迎接了我们,并召开了隆重的开营仪式。


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巴库古城和少女塔。少女塔是在整场交流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我们顺着窄窄的石阶登到最高层再俯瞰巴库全景,它的美就那么又坦然又婉转地展现在我眼前。山山水水都相宜,有海所以温柔包容;有山所以俊秀硬挺;有历史所以厚重神秘;有文明所以开放多元。巴库,你是一座怎样的城市,这一次我从少女塔脚下开始倾听你的故事。



很快我们就适应了活动安排,上午到学校去上课,下午则是在城市中及周边游览、感受文明。

第二天我们去华为公司做客,太阳很刺眼,走进温度舒适的大厦时,我忽而想起了电影里看过的片段,我是真的骄傲,我的祖国日益强大,总有一天,不管我在哪里,她都会以各种形式陪伴在我身边。

  


第三天,我们参观了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在去往那里的公交车上,我最强烈地感受到阿塞拜疆人对中国人的热情。地铁和公交这样的公共交通上往往是人最多,也最能展现一个民族的性格。我看到中学女生为老人让座,也看到少年青年站在车厢空处,有人向我们微笑,也有人说“你好”。摇摇晃晃的公交车上,我想这大概就是巴库平常的一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情,有风有爱、有阳光,也有为数不多的游人。



第四天,是我最想把自己留住的一天。中学的地理课上老师不断强调里海不是海,可是走在长长的里海海滨大道上,我觉得自己被莫名的幸福感席卷,几乎就要幸福到融化了。你猜里海为什么从地中海离开来到现在的所在之处呢,现在我想我得到答案了。以前里海的水位并不稳定,自1830年以来大约在一个世纪内,水位都呈上升趋势,1930年以来却又开始下降。70年代末,为使里海水位不再下降,前苏联甚至计划将西伯利亚的河水引入里海。过了20年后,里海的水位又上升了。巴库人为什么那么爱里海呢,我循着海岸边石油的气味,看着影艘艘轮渡和远处忽明忽暗的帆,阳光倾泻而下,金蓝色的水忽闪忽闪,岸边的石头路上写着各种我看不懂的字迹。我想是里海选择了这里,也是这里留住了里海吧。此情此景下,作为一个内陆来的外国人,那天我站在岸边,环着栏杆,风不住地拍着卷着揉搓着,眼前的水面漾漾地和我相望着。恍惚之间,温润水色悄悄把我带回家乡的河边,每次回家我都很想去看看它,它没怎么变过,我也只是很想看看它。远走的巴库人同样会留恋里海吧?

我相信有一个词叫“一见如故”。眼前的水蔚蓝广阔,脚下的波温柔缱绻,对岸的陌生国度也有人在注视着依依水光,心里想着“我应该是到过这里”。海滨大道真的很长,长得好像能走完人的一生。巴库人是不是从蹒跚学步到华发满头都走不够这一条大道呢?这次只有湖光没有山色,可是温热的风恰到好处地让这里只剩下里海和我。我把我的秘密都留在了里海,请你好好长大、别再出走。




第五天,我们拜访了火神庙。后来我查到地图资料上也把它叫做“火祠”。在这里长年燃烧着天然之火,这里是印度教、锡克教、索罗亚斯德教等拜火教徒拜火的地方,现在保留着的宗教建筑要追溯到17-18世纪,但火神庙的实际历史要早得多。19世纪中期,由于天然气开采,永恒之火曾熄灭过,现在的不灭之火是通过管道天然气点燃。多么生生不息啊,因你结束,又因你重新开始。很多神秘的事人们永远都不懂,但火神庙给了全人类一个古老的神话和永久的寄托。那就保持神秘吧,总会有人踏着前人的足迹来寻找归途的。



时间真的是走得最快的东西了,转眼到第六天,我已开始陷入不舍的情绪中。我们来到了里海海岸,这一次不是在长桥上看里海,而是可以走近里海。风很率直,海很清柔,水很温热。我告诉里海我又来了,你比那天更好看。

后来我们去到英雄山,又像第一天一样看了巴库全景。风不住地呼啸,一瞬间我有些想落泪。没有旅程不会结束,那就谢谢你带给我温柔有力的勇气和密密融铸的回忆吧。

最后一天,我们在阿塞拜疆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举行了结业典礼。在这次交流活动中,我收获了新的知识、新的勇气、新的世界观和新的牵挂。慢慢收拾行李,想把巴库打包带走。

我想今后我一定会常常想起语音纯正的俄语课堂、可爱的老师和甜蜜的水果,同时也不忘记是我的学校湖州师范学院给了我这次参加交流活动的机会,感恩。

Chapter4

巴库,你很美,可我得走了。

叨扰就到这里了。





不喜欢离别所以不说再见。

最后感谢我的祖国、感谢父母、感谢我的学校湖州师范学院、感谢阿塞拜疆语言大学孔子学院、感谢老师、感谢小伙伴们。


  

那片土地,那方人

20180522 李聪慧

对于阿塞拜疆这一趟异域之行,现在最直接的印象是天很蓝,风很大,人很好。

当落在巴库那片的土地上时,陌生又新奇的感觉随之而来,而短短七天的接触,对那片土地,那方人已经有深厚的印象,仿佛已经融入一般。

最开始想要夸夸可爱的巴库人。刚接触到巴库人,第一印象就非常棒!用自己印象中的豪放旷达这些词来形容阿塞拜疆人的性格有些官方了,而我看到的更多的也是他们的绅士又热情的一面,两种性格形容他们毫无违和感。

当我走在巴库的马路上就格外地有安全感,还清晰记得第一天早去阿塞拜疆国立语言大学需要过马路,但那里没有红绿灯,然而一辆辆的车在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减速,最后停在斑马线前等着我们那么多人过去。偶尔与一位司机大叔有一个眼神接触,他会向你露出友善的笑容,憨憨又真诚。这是我在中国没有见到过的场景,中国的车窗大多是封闭的,司机也总是很赶,仿佛与行人之间有一道屏障。

开始时为什么说我仿佛融入了一般?因为在这里我好像遇到了另一个自己,与内敛、胆怯、被动,完全不同的自己。我打开了自己的另一面,我变得热情、积极、主动,我每天都有笑容,每天都很开心,每天都没有烦恼。收到当地人的问候会积极回应,也会主动用蹩脚的当地语与他们打招呼,得到他们热情地回应之后心情更好了是巴库的氛围感染了我,是巴库人的热情感染了我。

来到巴库,去过的很多地方都是一次新奇的体验。走进巴库的老城区,你也能触碰到这个国家的时代印迹,土黄色的砖,留下了岁月斑驳的痕迹,诉说着迎着世纪走来的风雨,走在其中,仿佛能窥探到历史的脚步。正对着里海的是非常惹眼的一抹土黄色,由坑洼不平的石头建造而成,与其呆萌的样式、笨重的姿态完全不同,她有着一个体现少女情怀的名字:少女塔。少女塔是巴库的标志性建筑,她俯瞰着着整个老城区,见证了巴库的变迁,从十二世纪走到现今,经历过战争也经历过地震,但她依然是里海岸边最惹眼的亮色,来来往往的行人总会为她停住脚步。



一座城市有了厚重的历史,与之相应的也有现代的发展。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为这座城市点燃了火花,增添了韵味。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就是这么一座建筑,他呈现一种流线性外形,表面呈褶皱堆叠状,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动态般展开。在这里,你感受的是巴库的现代文明,大气、时尚、明亮,与老城区的厚重的气息完全不同。



除此之外,我还见识了泥火山还在流动的泥沙,看到了诺贝尔兄弟故居还在转动的时钟,惊叹火焰山还在随风而动的火焰,感受了“风城”的威力,感受了阿塞拜疆人对火的虔诚。

身临其境,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巴库文明的美好。以前接触的只有中华文明,学习的更多的还是中华文化,这一次走出国门触碰的是外国文明。走近巴库的建筑、贴近巴库的艺术的同时,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固有的魅力,身为中国人自豪的同时并不能说哪个更好,哪个不如中国。巴库的历史文化与中国的某些文化有相似之处,但自己特有的魅力仍然夺目,巴库的文明也是经过历史的淘洗打磨才流传千古的,这里的文化魅力还在等着更多人来探寻。

在巴库的这些天,有想家了,但更确切地说是念国,思念阿中的怀抱,思念阿中的味道。借用《舌尖上的中国》里的一句话:食物像忠诚的信使,传递着家和亲情的讯息。现在,我需要改动一下:食物像忠诚的信使,传递着家和国的讯息。

中国人的美食,中国人偏爱;巴库的美食,巴库人偏爱。在食物方面,巴库人也精心烹饪出精品来为一群外国人,展现他们独特的美食文化。米饭与茴香的结合;土豆与南瓜的结合;羊肉与茶叶的结合,都显示出了巴库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但对离国千里万里之外的中国人来说,最怀念的还是来自家人之手的,冒着热腾腾锅气的中国食物。我对此感受颇深,因为我在巴库的第二天就想念家里的饭菜了。



不得不提的是在巴库第二天的晚上,在回酒店的路途中先是路过中国大使馆,然后看到一家中餐厅,当时心里欣喜、激动、又溢出来些许骄傲,那是身为中国人的骄傲,我现在还记得那种感受。这是我第一次踏出国门,来到异域,老师也叮嘱过我们的一言一行就代表着中国,那时不管是身上还是心里都涌现出一种责任感,那时我才真正地感受到扛起责任的不仅仅是那些驻外大使,更是我们每一个出国在外的中国人。当有外国人尝试着用“你好。”来和我打招呼;当孔院外方院长用他独特的嗓音来说出:“习主席说过,要努力工作;我说,也要努力学习。”觉得好笑的同时,又觉得亲切、骄傲。看,我们的母语被这么多人所知;看,中国的影响力有多大!

我问过在孔院当汉语国际志愿者的学姐们,她们已经留在巴库两年了,只有暑假能回国回家,我羡慕她们的勇气,佩服她们的毅力。同时我也是心动了,想再去那座城市更深入地感受一番,想要更深入地融入那座城市,那座城市的魅力三言两语描述不出来,寥寥数笔的描写太苍白。不过还是好好先学俄语,为未来做个铺垫;同时希望你们能有机会去一趟,好好感受一番,毕竟,百闻不如一见。

这趟巴库之行比想象中累很多,十多个小时的飞行,漫长的入关出关等待,对我来说,路途上并不轻松。但其所得颇丰,庆之,幸之,念之,忆之。




里海之边,火之国度,风之城堡—阿塞拜疆巴库之旅

20170522 郑含

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与推进,外高加索地区的美丽风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正逐渐成为旅游者青睐的目的地。追寻着心之所向,我报名参加了“远航2019(十)阿塞拜疆语言大学“一带一路”文化之旅暑期研修项目”,认识并走进了里海之边,火之国度,风之城堡—阿塞拜疆。

提起阿塞拜疆,你想到的是什么?有人说阿塞拜疆是肉食爱好者的天堂,各式烤肉让人垂涎欲滴。有人说阿塞拜疆是外高加索的“小迪拜”, 坐拥里海无尽的资源,是个沉浸在石油资金中的现代化国家。也有人说阿塞拜疆是摄影师的私藏,壮美的火焰山、拥有斑斓历史的少女塔吸引了无数目光。不过,大概更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阿塞拜疆?在哪里?”

阿塞拜疆位于亚洲西部外高加索的东南部,东临里海。国名源自古波斯语,意为“火的国度”,这里不仅有建于1718世纪的拜火庙,还有摩登的地标建筑“火焰塔”,更有多处持续燃烧的火种,无不见证着这个国家古老的信仰传统,对火满怀崇拜和敬畏。

那么,就请跟我一起走进美丽富饶的阿塞拜疆吧!

经历十几个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巴库机场的那一刻,对这个国家的好奇新颖取代了疲惫劳累,早有所耳闻巴库机场曾被评为“世界上最具有现代化的机场”,果不其然。孔院的老师和志愿者们早早就在机场大厅等着我们,简单的问候之后,我们被安排住进了酒店,孔院方的热情招待,让虽在异国的我们感受到了在家的温馨

新与旧的融合,在首都巴库体现得尤为明显。穿过沙漠地带,一脚踏进这动感的国际化大都会。行走于其中,领略城市天际线的独特魅力。在老师和孔院志愿者的带领下,这八天里参观了各种博物馆,不禁感叹:时光流转,一切历史过往已褪去往昔的波澜,平静地在各大展馆中为我们展现着记忆里的几许繁华:地毯博物馆、露天岩石博物馆和著名的阿利耶夫展览中心。游览阿塞拜疆的古迹:巴库老城区、火焰山、火神庙;还有自然风光:闲逛滨海大道、爬上能看到巴库全景的英雄山、壮观的泥火山群据说阿塞拜疆拥有四百多座泥火山,数量在全球排第一,堪称世界“泥火山之都”

  

火神庙-永不熄灭的圣火



里海风光

说到阿塞拜疆的新旧融合,不得不提巴库老城区,从古老的城墙到汗王宫殿建筑,漫步其中,身心愉悦站在少女塔的顶端,可以眺望不远处的巴库新城,一座座光鲜亮丽的21世纪建筑与脚下饱经风霜的古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有种一眼千年的穿越感。时间的跨度在那时仿佛被压缩了,在远古和现代之间划下一条模糊的界限。位于老城区中心的少女塔,全塔高27米,关于其名字的由来,有许多说法。其中一个是说一对恋人,男贫女富,少女的父亲拒绝答应这场婚事,遂将女儿关入高塔。少女性烈,纵身一跃跳入海中,随后男子也与之殉情;另一版本则更加现实,是说这塔因内部宽广,又有活井,曾经在战争中保护了很多女孩儿,因此得名。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听当地导游介绍,此塔在海面下还有八十几层,具有强大的防御功能。


巴库老城区留影


阿塞拜疆人口数量少,总数量不及浙江省的五分之一,我对这个国家的初印象就是—人们生活节奏缓慢:上下班高峰期地铁车厢的位置甚至坐不满,街道上十分干净和静谧,有些商店在下午两点后才稀稀拉拉地开门营业。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第三天晚上吃完饭后步行回酒店的途中路过一家水果店,里面的车厘子才一马一斤,换算成人民币就是四块钱一斤。然后每人都提了一大袋车厘子心满意足得回酒店,真的是爱了这个能实现车厘子自由的国家!第二天还想着去买,没想到的是卖水果的大爷从那天起到我们回国前一天就再也没开过门营过业,可能是那天晚上我们帮大爷达成了一个星期的销售目标。可以说,大爷帮我们实现了车厘子自由,我们帮大爷实现了营业自由。

每天早上的外教课,也是我们的乐趣之一。帅气的俄罗斯助教小哥,幽默风趣的俄语系系主任,他们新颖的开放式教学方式,让我们乐在其中。上了七节内容各不相同的课,有口语一对一对话、视频教学、学习阿塞拜疆语字母课程、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俄罗斯的名胜古迹、了解俄罗斯谢肉节饮食及文化等。我感觉到阿塞拜疆的教学方式与国内端端正正上课的方式不同,这里更加强调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交流,而且老师都好会夸学生,老师每天课上重复率最高的单词就是Молодец!(好样的!),被老师夸奖学习动力就更足了!在孔子学院上的每一堂课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喜欢上课积极活跃、不拘束而有序的氛围,最主要的是老师在教授俄语的过程中也注意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知识,比如地理、文化、科学、政治等领域,这不仅增加了我们俄语词汇量,而且还带着我们拓展了解了这些单词的方方面面。还记得老师课上提过一个问题:У улитки 26000 зубов. Да или нет?(译:蜗牛有26000个牙齿。对还是错?)答案是对,使我感到震惊的是蜗牛不仅有牙齿,还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我们调侃道这不是俄语课而是节科学课。


课上品尝俄罗斯传统节日谢肉节美食


上课笔记


阿塞拜疆的饮食文化与中国大不相同,菜式口味偏咸,传统的饮食是大面包、烤大饼、饺子、奶油、酸奶、烤牛羊肉、土豆、手抓饭等。在阿国的八天内,我们几乎每天都活在被大面包支配的恐惧中,但是现在回国了还有点怪想的。这也是肉食爱好者的天堂,每餐必备的鸡肉、牛肉、羊肉。巴库的水果真的超级甜超级好吃,气候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在巴库的八天从来没下过雨,每天艳阳高照,虽然温度也在25摄氏度以上,但并不像浙江的闷热,是个宜居的城市。西瓜、白瓜、车厘子吃多少都吃不腻。下图是我们一日三餐。

在八天短暂而又充实的阿塞拜疆文化之旅中,有美好,有缺憾,有欢乐,有收获。这是一段又炫酷又难忘的经历,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打卡了外高加索的一个城市,深深感受到了高加索人们的热情与祖国的繁荣昌盛。对于俄语为本专业的我来说,这也是一段专业实践的经历,锻炼并提高了我的外语听说能力,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感谢孔院李老师、樊老师和志愿者们的热心招待和陪伴,带队指导陈陈林老师的忙前忙后和辛苦付出……



宇宙山河浪漫,生活点滴温暖,都值得我们前进。期待下次相遇,巴库!

附图:

图一地毯博物馆


图二 岩石博物馆


图三 阿利耶夫展览中心



图四 巴库老城区



图五 火焰山



图六 火神庙


 可爱的泥火山